龙城玩家网论坛-户外求生-文玩鉴赏-太原论坛-山西论坛
标题:
全国沙县小吃数量是麦当劳10倍 已是一盘散沙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子
时间:
2015-8-11 07:52
标题:
全国沙县小吃数量是麦当劳10倍 已是一盘散沙
发展20余年,沙县小吃还是原来那些小吃,还是街边不起眼的夫妻店,还是原来的装修和味道……受到刺激的沙县小吃也曾试图产业化标准化、也曾投入转型升级战。只是,纵然管理方一心敦促,落到实处却隔了重重障碍。
依旧夫妻店
三迁店址,罗湖(化名)带着妻子和伙计终于在天津一个繁华的居民区落下脚来。
10年前,跟千千万万的老家人一样,罗湖参加完所在村子的小吃培训班,便从福建沙县走出来,开始做沙县小吃。他先后在海南、杭州两地尝试,但都没有成功。
“可能跟选店地址有关系,刚开始还可以,后来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甚至亏本,只好搬迁。”罗湖说。
关于沙县小吃,这是一个在全国做得颇有特色和代表性的餐饮标识。说它是标识,是因为直到如今,在全国几万家沙县小吃店中,除了门口的牌子和店内的“老四样”(即扁肉、拌面、炖罐、蒸饺)一样,其余的基本没有任何关系。
几年前,在社交媒体传播甚广的一篇调侃式文章《沙县小吃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虚拟的故事里点出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基本关系。即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沙县小吃”,还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沙县小吃同业协会。但是,每一个沙县小吃店之间基本没有关系,而组织除了授予他们商标使用权之外,也很难对他们形成约束。
罗湖说,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沙县人在外地开沙县小吃店至今,发展了20多年,外出开店的沙县人越来越多,店面数量也呈几何式增长,但他们始终各自为战。
也有少数沙县小吃成立餐饮集团自己做加盟连锁的,比如一闻香沙县小吃、沙县原家小吃总店等等。
“沙县小吃最典型的模式就是夫妻店,20年前是这样,如今多数基本还是这样。”罗湖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
夫妻店在如今餐饮行业日渐成熟的中国市场似乎意味着落后、小而差。
标准化越来越远
事实上,为了扭转沙县小吃夫妻店形象,沙县人民ZF也曾投入人力、财力,试图通过标准化助推沙县小吃转型升级。
为了将沙县小吃统一规范起来,他们最早成立沙县小吃同业协会,2008年还成立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除了加大培训力度,还号召在外业主一起努力实现沙县小吃产业化升级。
然而,也没有太大效果,在外业主基本还是各自为战。
在罗湖的沙县小吃店,新金融观察记者看到,这里早已不是以前单纯的沙县小吃店了。除了“老四样”,还增加了这两年火起来的外来品“黄焖鸡米饭”以及各式各样的盖浇饭、米粉、麻辣烫等。
“之前只卖沙县小吃,生意越来越不好,现在好多了。”在他的店内,多是穿着工装的职员,他们点的菜品多是盖浇饭和黄焖鸡米饭,甚至要了几个炒菜。
“标准化这个已经很难了。”罗湖说。现在在天津,几乎所有沙县小吃都这么做。
一位内部知情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沙县小吃现在形式上不能统一,内容上也很难统一了。拿他们一款肉丸来说,正规的做法是千锤百炼,肉质筋道,但是现在都是随便做做就可以了。
“那确实跟沙县ZF的意识有点背道而驰,但是我们不太受他们约束。”罗湖表示,现在只要你愿意出钱,随时可以做沙县小吃,外地人也可以,甚至他自己收几千元就可以对新手培训。
一份官方资料显示,目前,有6万多沙县农民在全国各地开设2万多家沙县小吃店,但是标准示范店仅有3600家。这一数据表明,大多数沙县小吃都处在标准化范围之外。
“沙县小吃一定要走特许连锁经营这条路,店面整体复制,实现品牌化、标准化,才能有发展前途,不然一盘散沙,无法统一,很难做好。” 被称为“中国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第一人”的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连锁无进展
10年前,李维华曾为一个沙县小吃品牌“一闻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商业思路。当时,沙县小吃在市场中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一闻香老板便想开展自己的特许经营模式。
李维华对一闻香沙县小吃所在城市进行了市场调查,根据调查,他们给出了一个关于开展一闻香特许经营模式的商业计划书,其中提到一定要严格把关特色产品的质量、服务品质等。他认为沙县小吃作为地方有影响力的小吃品牌,只要按照商业计划书严格操作,肯定能够成功。
然而,当他的团队撤离,一闻香并没有如之前预测的那样。相反,10年过去了,一闻香依然没有太大名气,旗下店面仅有10多家。
“包括我们接触过的沙县ZF在内,他们曾经都跟我们想的一样,想做特许连锁店,这样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才会越来越好。”李维华说。他认为,特许连锁加盟是餐饮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主流。
沙县ZF曾在2008年投资1500万元成立沙县小吃集团,该集团下设3家子公司,其中餐饮管理子公司负责开展连锁经营业务。
虽然有强大资金支持,但是,一切也没有那么容易。时至今日,该集团旗下连锁店仅有二十几家左右,这个数字在庞大的沙县小吃店里显然显得微不足道。
5年前,随着沙县小吃集团浮出水面,外界还曾猜测沙县小吃会以小吃集团为主体实现上市,这对沙县小吃来说可能是实现转型的机会,不过至今也不了了之。
“沙县小吃至少这10年没有看到有任何进步。”李维华说。他们曾经试图努力寻找高大上的发展路径,县ZF牵头主导转型升级,请了国内最著名的专家来考察指导。
“但是没用,他们整体意识还是缺乏最专业的指导和执行。”李维华说,“所以到最后,还是沦为了商业模式最低级的商标许可模式。”
欢迎光临 龙城玩家网论坛-户外求生-文玩鉴赏-太原论坛-山西论坛 (http://www.bpdw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