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兰,一个在历史上经历过太多的纷争和战火的国度。波兰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个国家深知,要生存下去,必须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国防力量。波兰对其空军的建设一直颇为重视,波兰的军用航空工业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有过黯淡和失落。尽管我们都知道波兰有着相当不错的军用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但是当波兰新型战机PZL-230F“蝎子”出现的时候,给人们的感受却还是——惊讶。本文原载于《战争风云》2005年第三期。
曾经的辉煌——“波兰海鸥”
波兰的航空工业有着辉煌的过去,在20世纪30年代,波兰PZL公司曾经开发出欧洲一流的“波兰海鸥”——PZL—P系列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数量和质量都占有绝对优势的纳粹德国空军,驾驶PZL—P系列战斗机的波兰空军飞行员们进行了英勇的抗击,在华沙附近空域的作战中,波兰空军击落了大量德机,创造了12小时内没有一架德机进入华沙上空的记录,一些波兰飞行员还驾驶着残存的“波兰海鸥”,辗转到达英国,参加了不列颠空战并取得了出色战绩。
事实上,除了“波兰海鸥”——PZL—P系列战斗机之外,当时的波兰PZL公司还开发了PZL—P37中型轰炸机、PZL—P50战斗机等军用飞机。这两款机型都赶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前的1939年完成了试飞,但波兰的工业潜力和军用飞机生产能力实在有限,两款机型都没有来得及投入作战使用。尽管如此,它们的性能在当时依然可圈可点。德军对缴获的PZL—P37中型轰炸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认为它不输给当时德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He—111,而计划作为“波兰海鸥”替代机型的PZL—P50“苍鹰”战斗机的设计思路与美国的F4F3“野猫”、P—47“雷电”等著名战机十分类似,性能丝毫不比当时世界一流的德国Me—109战斗机逊色,甚至有人认为,如果这款快速、坚固而火力强劲的战斗机早一些投产并交付波兰空军使用,那么德国空军至少在开战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获得制空权。
从黯淡到重新崛起——PZL-230F“蝎子”
二战后,军用飞机进入了喷气时代。在东西方对峙的年代里,波兰成为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波兰空军也转而使用苏联生产的飞机,尽管波兰PZL仍然有着独立设计和制造喷气式军用飞机的能力,但主要是仿制生产苏制飞机,自行开发的机型相当有限,“火花”喷气教练机是PZL开发的少数几个给人们留下些印象的机型之一,但是这款机型的性能却很一般,在华约成员国内部进行的喷气教练机选型中输给了捷克的L—39,而除华约成员国外的其他国家中也只有印度购买了很少的一部分。甚至连波兰空军的飞行员对“火花”的评价也不高,宁可使用L—39和苏联的雅克教练机而不是本国生产的“火花”。当然,即使是这样,在维修、改进和部分国产化苏制战机(波兰空军使用过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米格—23和米格—29战斗机和苏—20/22战斗轰炸机)的过程中,波兰航空科研人员亦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为再一次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冷战结束后,波兰倒向西方阵营并成为了北约的新成员,波兰军队使用的武器也开始向北约标准靠拢。波兰空军装备的战斗机中,除了较为先进的米格—29战斗机在使用西方电子系统进行升级改进后(其中一部分是德国在两德统一时从原东德获得的,改装后作为军事援助提供给波兰)继续留用以外,其它机型必须替换,为此波兰计划购买美制F—16战斗机或瑞典开发的JAS—39“鹰狮”战斗机,就在人们认为这些就是未来波兰空军战斗机群的所有组成部分时,波兰PZL公司推出了新型对地攻击机PZL—230F“蝎子”,它的出现甚至可以用“令人惊异”来形容。
PZL—230F“蝎子”是波兰PZL公司为替代老旧的苏—22战斗/轰炸机而研制的一款单座、双发高亚音速轻型对地攻击机。
相信看到过PZL—230F“蝎子”对地攻击机原型机照片的人,都会对它前卫而奇特的气动外形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甚至不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机,而更像是未来的太空战斗机,即使有关PZL—230F对地攻击机性能的资料仍然没有完全公开,仅从它那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气动外形上,就足以让人感叹波兰设计师的创造力。
PZL—230F对地攻击机采用了有明显蜂腰的下单翼“鸭式”气动布局,尽管现在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飞机并不少见,但PZL—230F的布局仍然可说是十分独特,鸭翼的位置离座舱相当近(甚至可以说就在座舱旁边),而且鸭翼的形状不是常见的后掠翼或三角翼而是前缘平直后缘前掠,这是极为少见的。目前没有资料证明这对鸭翼是固定的还是全动鸭翼,但采用这种设计毫无疑问是为了提高飞机的敏捷性,而PZL—230的性能参数也证明该机的低空亚音速机动性能十分出色。扁平的机头、内倾的垂直尾翼和多少有些类似YF—23的发动机短舱表明该机在设计中相当重视其“隐身”性能。而水泡型座舱和取消了风档的一体成形座舱盖又为飞行员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视野(后者是美国在F—16、F—22和F—35战斗机上采用的先进技术,美国从未向其它国家提供过该技术,即使日本和以色列开发的“F—16血亲”——F—2和“狮”采用的仍然是略逊一筹的单块式风挡,PZL—230F对地攻击机的一体成形座舱盖技术从何而来不得而知)。
作为一款主要用于执行近距支援作战的对地攻击机,PZL—230的设计思路却与上世纪80年代由一些西方国家提出,近年来又再次被提起的“战场飞机”概念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战场飞机”是指一种主要执行对地火力支援任务,具有优良的低空、超低空飞行性能,适合前线部署的战术飞机。与A—10和苏—25之类典型的近距支援飞机(强击机)相比,它的最小机动速度更小,空中机动能力更强,活动范围和留空时间更大,机载武器的配备既能满足空中火力支援,又具有较强的空中格斗能力。而且,“战场飞机”概念要求飞机具有较强的隐身能力,由于这种飞机主要在低空甚至超低空活动,常规雷达对它的探测范围大大减小。飞行速度较低,又采用了隐身设计(当然还可以使用吸波涂料,这在当今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即使是具有下视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也很难发现它。由于雷达不能尽远发现,中距拦射空空导弹也不易命中它,红外信息特征较弱,因此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也不易命中它。而在当代空战中,格斗导弹已经被大量使用,使空战(尤其是近距格斗)中速度优势和高度优势的作用大大下降,谁先占据导弹发射位置,谁就具有优势和主动。由于“战场飞机”概念要求机体具有很高的转弯角速度,它携带格斗导弹与高性能战斗机近距离空战中也不落下风。而注重低空亚音速机动性能和低可探测性能的波兰PZL—230F对地攻击机几乎完美地达到了“战场飞机”概念中的要求,而且与那些改良自螺旋桨飞机的“战场飞机”设计相比,PZL—230F对地攻击机的其他性能(升限、过载、爬升率等)更为出色,任务弹性和升级潜力也更大。
PZL—230F对地攻击机明显地采用了放宽静安定性设计,为了配合这种“静不稳定”的设计,必须采用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尽管目前还没有公开PZL—230F采用何种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但是考虑到该机是一款低速飞机,因此要求可以相对较低,作者认为较大的可能是采用一款成熟的三余度数控电传飞控系统。当然,PZL—0F的气动布局使得该机的高速性能相对较差,这对于一款高亚音速飞机来说是没有影响,但如果未来要发展出超音速的型号就会遇到不少的困难。
为PZL—230F对地攻击机提供动力的是两台莱康明LF507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约7000磅(3175公斤),自重约1385磅(628公斤),发动机推重比约5.0,虽然说不上性能出色,但是对于PZL—230F已经够用,毕竟作为一款亚音速飞机,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是最为重要的。两台发动机被安装在倾斜向上的“鼓包”形短舱内,无论是短舱的外形和排气口的方向还是不带加力的发动机本身都有助于提高PZL—320F的隐身能力。当然,两个短舱的体积都足够容纳一台带加力的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因此PZL—230F理论上也有发展成为超音速战机的潜力,但是该机的气动外形使得它难以发展成超音速的型号(分得如此之开的两台发动机使该机的后机身阻力颇大,难以进行高速机动),因此该机并不很适合发展成为用于空战的机型。当然,由于该机的转弯角速度大、转弯半径小,可以肯定它的低空盘旋格斗能力十分出色,而且该机采用了放宽静安定性设计,加上专门设计的气动布局,亚音速机动性能十分出色,因此空战自卫能力也不至于很低。当然波兰空军也未必有这种需要,毕竟波兰空军已经装备了米格—29和JAS—39两款性能优秀的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不久还将获得F—16C/D BLOCK50+(加装了APX-113V型先进敌我识别系统、AN/ASQ—213电子战吊舱和“神射手”低空导航/红外跟踪吊舱和保形油箱的第50批次F—16改进型,是F—16系列中相当先进的型号)。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波兰空军还没有更多超音速空优战机的需要。不过,相对于准备取代的苏—22战斗轰炸机,PZL—230F的高速突防能力较弱,但该机具备的低可探测性能本身也提高了它的战场生存能力和突防成功率。
PZL—230F的雷达和火控系统目前还没有公开,尽管PZL—230F的机头足够容纳下一台功率不小的雷达,不过对于一款主要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机型来说,雷达的对空搜索能力并不十分重要(著名的隐形攻击机F—117A甚至没有雷达,只是安装了一些被动探测装置),作为一款轻型战机,安装大功率雷达也未必是明智之举,而且PZL—320F的机头形状也比较特殊。因此作者认为,PZL—230F的机头会安装一台类似APG—67(当然对空搜索能力或许会弱些,但对地搜索能力则应该更强)的小型雷达。而PZL—320F的火控系统或许说不上先进,但应该是简洁、可靠、有效而易于使用的。
PZL—230F的载弹量高达4吨,但关于该机使用的武器同样知者不多,原型机和模型只是在机腹中轴线上安装了一个航炮吊舱。考虑到PZL—230F执行的主要任务,作者认为该机使用的武器可能包括:类似GBU—12“宝石路”II的激光制导炸蛋、类似JDAM的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炸蛋、类似CBU—87/89的集束炸蛋、类似CBU—103/104/105的“风力修正撒布器”、类似AGM—154A/C(JSOW)的“联合防区外武器”以及类似“海尔法”或“硫磺石”的空射反坦克导弹(亦可用于攻击小型舰船和雷达等目标)等空对面武器。考虑到该机可能要取代苏—22执行防空火力压制(SEAD)任务的需要,也可能装备电子战吊舱和反辐射导弹(当然,波兰空军也可能把SEAD任务交由F—16C/D BLOCK50+来完成,因此PZL—230F使用反辐射导弹的可能不是很大),作为空战武器,PZL—230F将会携带具有离轴发射能力的高性能格斗导弹,配合头盔瞄准具再加上良好的低空机动性能将使PZL—230F在低空和超低空成为敌方武装直升机和近距支援飞机的杀手,即使在这一空域遇到敌方高性能战斗机,PZL—230F也有得一拼。当然,如果有需要而且雷达性能足够,PZL—230F也可以携带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中距拦射作战。PZL—230F使用的武器中应该有一部分是波兰自行开发的,当然也会有从其他国家引进的(尤其是空对空导弹)。目前没有资料显示PZL—230F是否采用内置弹舱,但考虑到挂架多了势必会影响机体的隐身性能,作者认为该机即使不采用内置弹舱,也会采用半埋式保形挂架。至于原型机上挂的航炮吊舱,作者认为这应该是用于对地火力支援的大口径航炮(作用类似A—10的七管加特林旋膛炮),主要用来攻击装甲车辆等地面目标,在格斗导弹被大量使用的现代空战中,这样影响机动性能的航炮吊舱甚至可以说是累赘(当然,这也间接表明PZL—230F没有固定航炮,可能是因为安装固定航炮会影响机体的隐身性能)。
附:PZL—2300F“蝎子”对地攻击机性能参数表
翼展9.0米
机长9.3米
机高4.2米
机翼面积25.4米
最大起飞重量10,000公斤
最大载弹量4,000公斤
最大速度1,000公里/小时(0.8马赫)
最大爬升率95米/秒
起飞滑跑距离400米
升限10,000米
作战半径(不加油)300公里
最大过载+9/-3g
“蝎子”的未来及其他
事实上,PZL—230F对地攻击机的首架原型机在1992年11月就已经出厂,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继续进展的消息。这里面当然有保密的需要,但亦不排除经费问题和原型机在试飞中遇到技术问题的可能(毕竟它的外形太特别了,在风洞体系至少不能说十分完善的波兰,却要开发一款几乎没有什么先例可以参照的特殊机型,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相信PZL能够完成PZL—230F对地攻击机的研制并使其量产交付使用,一方面既然PZL自行设计、开发了“火花”喷气教练机,那么就证明PZL有这方面比较完善的测试系统,至少原型机不至于存在致命的缺陷,而且PZL—2300F到底是亚音速飞机,对于风洞测试的要求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波兰历届ZF对本国航空工业都十分重视,即使是像“火花”那样评价不高的机型也没有下马,还是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投产服役并努力扩展国外市场。因此,只要PZL—230F能够实现量产,就会得到波兰空军的订单,而且会向国际市场进军。
如果PZL—2300F可以顺利投产并交付使用,那它的意义就远不止是一款新型战机了。从军用航空技术的发展这个较大的层面上,PZL—230F在很大程度上实践了“战场飞机”的理念,尽管这一理念提出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也出现了英国SABA、美国CAS、HX—1、“战神”等概念机,但是都由于用途单一而不被重视。而PZL—2300F在拥有上述机型优点的同时,在升限、过载、爬升率等其他性能上也不输给A—10、苏—25等传统意义上的近距支援对地攻击机。不仅使“战场飞机”理念的实现成为可能,而且完全可能开创对地支援飞机的新局面。在地面防空系统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以A—10和苏—25为代表的传统对地支援飞机尽管进行了数次改进,但还是越来越显得过时,而引入了“战场飞机”理念的PZL—2300F凭借其出色的低空机动性和低可探测性,将会获得比传统对地支援飞机强得多的战场生存能力,甚至可以像F—117A那样执行打击敌方高价值目标的任务。因此,可以预见,如果PZL—2300F成功量产装备,只要能够控制好成本,就完全可以成为21世纪世界军售市场的热门机型和未来战场上的“低空明星”。
而对波兰PZL公司来讲,PZL—2300F或许是PZL开发的性能最为出色的喷气式战机,如果该机取得成功并量产装备部队,无疑将成为PZL重新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相信随着PZL—2300F的成功,PZL的航空科研人员还将会推出更多令人惊讶的优秀机型,波兰航空工业再现往日辉煌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2006年2月,波兰PZL公司宣布永久冻结PZL-230F 战斗机研制计划。
欢迎光临 龙城玩家网论坛-户外求生-文玩鉴赏-太原论坛-山西论坛 (http://www.bpdw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