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被喻为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的保有量占据世界第一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沈城,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大街小巷骑自行车的人如铁流滚滚,浩浩荡荡,煞是壮观。那时,还在上小学的我,就十分向往能早日成为这“滚滚铁流”中的一分子。 那时我刚刚上小学三年级,看到大人们在马路上潇洒地骑着自行车,心里就痒痒。那时自行车还是人们生活中的“四大件”之一,其余三大件为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当然,这些都是凭票供应的,想买“四大件”中的任何一件都不是容易的事,那得攒好几年的钱。不过,自行车票不像粮票、布票那么紧俏。不吃饭、不穿衣不行,骑不骑自行车,戴不戴手表一样可以过日子。虽然每家都有一两个上班养家糊口的,但不一定离单位很远,近的可以步行,稍远一点的可以坐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坐车的月票也都是单位报销的。我们家有一台自行车,是哥哥上班骑的,后来哥哥结婚了,嫂子也从娘家带来了一台。于是,我就有了学骑自行车的念头。
当时还很少有女式的斜梁自行车,都是男式的横梁自行车。自行车也有名牌产品,最著名的有上海的永久牌,天津的飞鸽牌,咱们沈阳的白山牌也很有名,结实、耐用。刚学自行车那会儿,找个宽敞的地方,自己先练遛车。就是双手扶把,左脚放在车蹬上,右脚用力蹬地,让自行车向前滑行。等遛车平稳了,再学掏裆。因为我们个子矮,骑上车两只脚就够不着车蹬了,只好让爸爸或哥哥扶着自行车后座,我们一条腿从车梁下面穿过去,这样才能两只脚都够着车蹬,一般小学生学骑车,都是这样开始的。 其实,我们上学都不远,学骑车就是为了好玩。每天吃完晚饭,做完家庭作业,就三五个小伙伴骑上自行车到马路上兜几圈。刚学会骑自行车时,一到紧急情况就忘了捏车闸,经常一慌神,就眼看着自己骑着自行车撞到树上或电线杆子上。我们就从地上爬起来,把撞歪的车把扶正了继续骑。最让我们开心的是星期天,我们几个小伙伴骑上自行车,到离家远一点的北陵公园或铁西工业区看风景。那时沈阳的主要大厂矿都在铁西。产业工人在我们心中是最光荣和最值得尊敬的职业,能在工厂周围转转,看看穿工装的工人师傅,心里感到特别满足。 中学毕业后,我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到了农村,就很少见到自行车了,有的也是大队干部或学校老师骑自行车来上班。我们也偶尔借了骑上一会儿,算是过把自行车的瘾。抽调回城后,进了机关或工厂。那阵子还没有公用的小汽车,每个单位都有几台公用的自行车,供大家办公事的时候使用。而每家每户,都有三两台自行车,凡是上班的上学的,不管离家远不远,都愿意骑上自行车。平时上菜市场和百货商店,也愿意骑自行车去。那时,到处都有存车处,存车费也就一两分钱,而且也没听说有丢自行车的。要是没有自行车,我们的生活,就好像缺少点什么似的。 再后来,自行车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先是骑摩托车的人多了,继而是骑电动车的人多了,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而自行车,多半成了许多人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器械了。 现如今,看着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看着城市越来越严重的行车难和停车难,看着每天上下班公交车上拥挤不堪的人群,许多人又找出了尘封多年的自行车。骑自行车,渐渐又成为了一种时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