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吐槽秀 纪念抗战系列第2期】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国际援华抗日力量是美国的“飞虎队”。其实,在“飞虎队”之前,还有一支来自外国的志愿航空队,他们在抗战形势最危急的时候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共患难4年多,同日本侵略者激战长空,其作用和贡献甚至超过了“飞虎队”,这群翱翔在中国蓝天的战鹰是苏联志愿航空队。 一、蒋介石被逼无奈下向苏联求助 斯大林不仅给飞机还派遣援华航空队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此时的日本陆军航空队已有飞机1480架,海军航空队有飞机1220架。日军飞机数量是中国的九倍以上。其中装备最多的是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和九六式舰载战斗机,都是1936年投产的新机型,当时世界军机的佼佼者。相比之下,羸弱的中国空军看似不堪一击。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不久,1937年5月,刚刚从美国空军退役的陈纳德,在宋美龄的邀请下来到中国,以专业顾问的身份对中国空军开始考察。陈纳德的考察结论很令人沮丧:中国空军名义上有500架飞机,但实际能飞、能空战的只有90架左右。据中国抗战资料统计,在“七七”事变之前,中国空军列编9个大队、5个独立中队,装备各种飞机296架,飞行员620名,能参战的不足半数。 不过全面抗战开始以来,经过几个月的战斗,虽处于劣势,中国空军依旧与侵华日军进行了顽强战斗。但到了1937年11月底,中国空军能用于作战的飞机仅剩下30架,中国空军至此名存实亡。彻底获得制空权后,日军得以肆无忌惮地轰炸平民、卫生设施;配合野外作战部队对中国军队构成重大威胁;日本空军还能远离前线,去轰炸大后方的城市。 眼看中国空军将全军覆没,国民党ZF开始寻求外援。当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美国无心介入,蒋介石只能将目光投向苏联。早在1934年,蒋介石就派蒋廷黻秘密访苏。“七·七事变”前,蒋廷黻曾专门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文章,批评蒋介石的对苏政策,认为不应同时与苏、日两个邻国为敌,建议联苏抗日。但蒋介石始终对美英调停抱有幻想,没有最后定夺。 然而,欧美各国对日实行绥靖政策的情况下直到走头无路,南京ZF才下了最后决心——8月20日,蒋介石电令已时任驻苏大使的蒋廷黻,要他迅速接洽苏联ZF,急购200架驱逐机和100架轰炸机。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8月20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11月组成苏联志愿航空队援华作战,苏联对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援助正式展开,直至1941年6月22日,由于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大规模援华中断,这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2.5亿美元低息贷款,而这笔钱就是用来购买苏联战斗机的资金。 关于苏联援华各类飞机总数,目前没有统一说法。曾来华出任工程兵高级顾问的卡利娅金称, 自1937年10月至1942年1月苏联供给中国各种型号的飞机1235架, 飞机炸蛋215万颗。另外还供给了大量飞机的全套备用零件。很多志愿队队员直接开着这些战机,投入到了对日作战中。此外,苏联ZF还帮助中国建立了航空物资供应站、飞机修配厂和航校、训练基地,以轮换方式分批派遣军事顾问,连同各种空、地勤技术人员共计5000余人,训练中国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雪中送炭,使得国民党空军起死回生。 二、苏联在中国空军最危难的时候施以援手 苏联对中国空军的援助是多方面的,志愿队不仅为中国提供战机、人员训练,还出动优秀飞行员,直接帮助中国同日军作战。苏联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在1937年9月接到了命令,要求召集最好的志愿飞行员,向中国派送战斗机和轰炸机。名义上是“志愿飞行员”,实际上完全是以军事命令的形式抽调,这些飞行员来自苏联各地,多为经验比较丰富的飞行员,其中还有一些空军试飞员。 为避免刺激日本,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极为隐秘,甚至在苏联内部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整个援助计划用“Z行动计划”代称。1937年10月,从苏联的阿拉木图经兰州到汉口的航线通航。10月下旬,第一批苏联志愿航空队先后到华。此后,苏联志愿航空队的兵力不断扩充,最高峰时,达到战斗机、轰炸机各4个大队。 苏联志愿航空队的成员采取轮换形式,先后在华参战的有2000多人,像日加列夫、雷恰戈夫、阿尼西莫夫、波雷宁、特霍尔、赫留金、布拉戈维申斯基等著名空军将领都曾来华与日军作战。苏联的援助,对中国空军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当时,中国空军的飞机在淞沪会战中几乎拼光,急需补充。本来中国空军已向欧美国家订购了363架飞机,但到1938年4月仅得到85架,其中还有13架未装好。而在这关键时刻,苏联的大批飞机却源源不断运进中国。到1938年2月止,苏联出售给中国的飞机为232架,合2254万美元。其中战斗机156架,轻轰炸机62架,重轰炸机6架,教练机8架。 三、苏联志愿飞行队与“飞虎队”相比 战绩更多牺牲更大却默默无闻 从1937年底到1941年初,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先后组成8个航空兵群,其中包括5个歼击机机群、3个轰炸机机群。先后有各军种军事专家3600余人来中国支援抗战,其中包括1091名飞行员。这群黄头发、蓝眼睛、来自社会主义苏联的飞行员们出现在包括南京、徐州、南昌、武汉、广州、兰州,甚至西南部边陲昆仑关等几乎所有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上,被中国人民称为“斯大林之鹰”。 为能在第一时间帮助中国抵御日军,苏联派出了志愿飞行员,直接参战。苏联志愿飞行员都有丰富的经验,并受过充分的训练,平均飞行8至10年,其中不少人以前是航校的教员,在对日空战中,苏联空军志愿队战绩卓著,击落了数以百计的敌机。苏联援华飞行队很快投入战斗,先是一名大尉“小试牛刀”,他率领九架轰炸机,袭击了停泊在上海的日本军舰,炸沉军舰三艘,另有六搜军舰起火。这是“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方面对日军的首次空战大捷。 南京沦陷后,中日主战场转向武汉。国民ZF遂在武汉、南昌修建新机场,以便与日军开展空战。1938年2月18日,日军出动12架轰炸机,在26架战斗机护航下,轰炸武汉。苏联志愿飞行队起飞迎战,一举击落日机12架。苏联志愿飞行员由此获得“正义之剑”的美誉。 4月29日是日本“天长节”,也就是天皇生日。日军为向天皇生日献礼,出动飞机69架,前往武汉报复。被称为日本空军两张王牌的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也参加了这一次的行动。苏联空军志愿队再次升空作战,与日机激战三十分钟,以2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日机21架。日本人吃了大亏。此外,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还曾远航奇袭日本在台湾的松山军用机场,烧毁敌人三年的油料储备和数十架战机,袭击松山机场不久,苏联轰炸机群再次出发,对日本本土进行了轰炸。机群飞越日本九州岛上空,对长崎、福冈等地进行了投弹轰炸,还撒下了百万余张和平反战传单,震惊中外。 四年中,中苏空军联合作战,致使日军损失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日军王牌飞行员“四大天王”中的三位被击落。此间,苏联还派遣日加列夫、雷恰戈夫等几十位航空专家,作为志愿队的组成人员,在兰州、伊犁、成都等地建立航空供应站、飞机修配厂和航空学校,据统计,先后有两百多名苏军飞行员为中国抗战献出了生命。 然而,与闻名中外的美国“飞虎队”不同,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却鲜有人知道。当时,苏日之间并未宣战,苏联将所有援华人员信息保密,许多志愿队队员都使用假名,连家人也不知道。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将航空队援华以“Z作战”为代码。除军事人员外,一些党务人员也一同派遣过来。为掩盖这些政工人员的身份,苏方采用“首席领航员”等多种头衔掩饰。志愿队所有人员在苏军中的真实身份和职务都对中方保密。1941年,苏联与日本关系缓和,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随后德苏战争爆发,苏联借机停止了援华,并撤走了航空志愿队。“斯大林之鹰”从此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