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战斗机飞行性能越好,就越是压迫人体的生理极限 2004年歼10批量服役之后,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飞行员对歼10机动性能的掌握和发挥程度也越来越高;以前在我国空军中极少出现的加速度性肺萎缩症状——这可不会带来什么舒适的感受,一度密集的在歼10装备部队中爆发。 西方也曾在上世纪6、70年代时大量出现这类问题,但随后就从装备改进和制度管理上进行了有效克服,到80年代以后已极少见诸报道。从整体历史上看,这是我军弥补训练和装备发展欠账所必须交出的学费。 图:歼10最初配备的KH5抗荷服 战斗机在进行极限机动形成大过载时,飞行员就像洗衣机滚筒里的衣服一样;衣服里的水是怎么被甩出滚筒的,飞行员的血液也是怎么从头胸部位甩向腿脚部位的。当然受到大过载下高倍重力作用的并不止是血液,也包括肌肉和内脏。 大过载下,飞行员的肺脏由于高倍重力作用往下坠,腹腔内的器官又被抗荷服压住往上涌,肺叶本身就受到双重压迫。一旦飞行员吸入肺部内气体(高含氧量或是纯氧)中的氧气被肺泡吸收完,肺叶缺乏气体的支撑就会被压扁而无法自行恢复到舒张状态。 这就是加速度性肺萎缩出现的原理。由于这种症状的发生需要持续性的高过载作为诱因,因此它的大规模密集出现,也常常是一国军队的战斗机部队基本功走向高水平阶段的标志性现象之一。如果一支部队只是把战斗机当场客机来飞,那飞行员哪怕是飞到退役,累积到几千飞行小时,也碰不上这种情况。 而预防和克服肺萎缩的关键措施之一,其实歼10从一开始具备,那就是加压呼吸。它通过大幅度提高供氧的压力和流量(每分钟2~300升),将氧气直接压入飞行员的肺里。一方面高过载下飞行员丧失视力和意识的本质原因还是眼组织和脑组织缺氧,加压呼吸可以有效提高飞行员血液中的含氧量,大大改善飞行员的抗荷耐力;另一方过量的、肺泡根本吸收不完的氧气形成的支撑压力,也能保证肺叶不被压扁。 歼10是我国首款引入加压呼吸,以提高飞行员耐受高机动飞行能力的型号;然而在早期配套抗荷服的选择方向上并不恰当。侧管式抗荷服对于飞行员腿部、胸腹的加压过程非常死板,压力大小不会随着飞行员的呼吸协调变化;这使飞行员在进行加压呼吸时胸腹部肌肉特别费力,一般只能维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会严重疲劳。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不仅在发明它的美国,也包括长期使用侧管抗荷服的苏联,在第三代战斗机中都彻底放弃了这类设计。而歼10上当时的守旧,直接导致后来很多歼10飞行员出于对呼吸疲劳(非常痛苦)的难以忍受和畏惧情绪,常常不愿执行在过载飞行中进行加压呼吸的相关规定,最终引发了普遍的肺萎缩现象。 图:KH7抗荷服 这种不利局面并没有持续很久。歼10系列很快在后续的改进中配备了新型的KH7气囊式抗荷服,它对胸腹部的压力会随着飞行员的呼吸动作自动协调变化,舒适性非常好,飞行员耐受一个小时以上都没有问题,而且能够耐受的氧气压力、流量也更大了。 依靠新的抗荷服与包括换装分子筛在内的环控系统改进,歼10将飞行员对于9倍重力的极限机动耐受时间从10秒提升到了15秒,达到三代机中的一流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