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龙城玩家网论坛-户外求生-文玩鉴赏-太原论坛-山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来食物什么味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2:4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仔细想来,好莱坞的科幻大片虽然繁多,但直接和食物相关的却并不多。至于世界末日,要么是气候骤变,要么是僵尸来袭(这个算是“生化危机”吧),要么是太阳风暴、宇宙射线、外星人侵袭导致地球直接爆炸……而在2014年最热门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中,一开始就是大片的玉米地和漫天的沙尘暴——原来,在《星际穿越》的设定中,地球正在面临严重的枯死病威胁,所有植物都在死亡,人类仅剩下玉米等少数食物,人类正在面临极度食物短缺而导致灭亡的困境。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未来,我们到底要吃什么?毕竟,人仍然是以肉体的形式存在的,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用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在《星际穿越》里面,多年以后的人类在面对枯死病的时候,在努力寻找可以对抗枯死病的植物的同时,只能默默忍受食物种类的匮乏。当然,《星际穿越》里面对枯死病束手无策的设定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可是,面对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甚至面对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可能性,我们的食物会是什么样呢?

从饥荒到品味美食

对于食物短缺,我们并不陌生。翻开历史课本,逃荒、观音土、易子相食等现象几乎在每个朝代的末期都可以看到。远的且不说,这个时代的一部分人心里仍然有饥荒的阴影。所以,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饥荒与我们的国家几乎如影随形。

西方发生饥荒的时刻比中国少一些,但在另一个大陆非洲,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大批人面临着饥荒的威胁。食物永远是人类第一重要的事情,“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没有解决食物问题的时候,任何的发展都是空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近300年来的爆炸式发展,食物问题的解决应该有很大的功劳——人类在普遍吃饱了之后,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文化和科技,也才会有剩余的财力去消费文化和科技。

人类在解决温饱之后,除了会发展和消费文化、科技等更高层次的东西,还会在食物本身的消费上有所提升。

在过去,能吃饱是最重要的;当人们吃饱了之后,又开始讲究营养的搭配;而在今天,如何吃到更多花样翻新的食物、满足口腹乃至审美的需求才是对食物最高层次的需求。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美食在人群中流行开来,而关于美食的节目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口味的需求之外,更多的美食被赋予了情怀,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就为美食赋予了情感和文化。

至于为美食赋予情怀的经典案例应当说是2014年火爆异常的黄太吉和雕爷牛腩了。黄太吉将街头最普通的煎饼果子赋予了“思考人生”的情怀,而雕爷牛腩则将一碗普通的牛腩赋予了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因为这些美食背后的情怀溢价,让他们超越了简单的食物,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当然,人类对美食乃至美食背后价值的追求也并不是在今天才出现的,两千年前孔老夫子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且不谈情怀,人类今天对美食本身的追求也充满了执着和创意,除了传统的煎炒烹炸之外,类似分子料理这样的高科技烹饪手段也逐渐走入主流。人们在使用各种新式的烹饪手段之外,还会追求食材的稀有,更会追求食材的天然。可以说,今天的人们对食物的追求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追求和审美。正因为如此,现在的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批专业的美食家,吃,已经变成了一种职业。

太空食物以及合成食物

过去因为食物短缺,吃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今天,因为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和平,食物非常丰富,吃也变得简单;未来,因为种种无法预知的因素——比如《星际穿越》里面的枯死病,食物可能会再次变得不那么简单,吃会重新成为一件让人头疼的大事。

即使不考虑那些无法预知的大事件的影响,人类也在重新认识自己的食物。半个世纪以前,当科学家第一次用宇宙飞船把人送上太空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制造一种不属于人们日常食用的食品,那就是所谓的太空食品。

由于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生活工作的特点,对太空食品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如体积小,重量轻,营养丰富,方便进食等。以美国的航天食品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发射的飞船中,航天食品只是为了解决航天员的“温饱问题”。那时发射的“水星”和“双子星座”飞船中配备有三种食品:第一种是糊状食品,例如牛肉浆、苹果浆、菜泥和肉菜混合泥等,它们被压到铝制牙膏壳内,吃时像挤牙膏似的,将它们挤压到口中;第二种是“一口吃”食品,就是将食物压成一小块,一口可以吃一块;第三种是复水食品,它是一些冷冻干燥的食品,加水软化就可以吃了。

据说,这些太空食品都不好吃,吃这些食品纯粹是为了维持生命。不过,由于技术的进步,今天的太空食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空人已经能够吃到肉饼、炖牛肉、面包布丁等等。经过科学家们不断地改进,太空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于地面膳食,外观也许不怎么好看,但食物是实实在在的。无论太空食品是什么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神秘的食品都有一定的吸引力,而美国休斯顿的互联网企业家查斯丁(Dayna Steele Justiz)则针对这个需求建立了一个专卖太空食品的网站。

还有一些食物,也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存在的,而且这些为了满足基本需求的食物存在的前提甚至是粮食短缺——那就是人造食物,比如人造鸡蛋。

提到人造鸡蛋,我们首先会想到国内那些不知道用什么原料造出的无法保障安全的人造鸡蛋——虽然其真实性仍然存疑,毕竟造假者的技术水平能否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仿真的人造鸡蛋实在难说。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人造鸡蛋却是十分“高大上”的:李嘉诚投资的人造鸡蛋,并且已经生产。

2014年6月13日,亚洲首富李嘉诚投资1.8亿港元的人造蛋黄酱在香港发售。据称,该产品与真正的鸡蛋有相同营养价值、但胆固醇较低。由于它价格只是鸡蛋的一半,可能被蛋糕行业青睐。这种“人造蛋”是从数百万种植物中提取养分研发出来的“植物蛋”。而李嘉诚斥资1.8亿港元投入该产品,则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过,在香港上市的“人造蛋”和鸡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种“鸡蛋”并不是蛋壳包裹着蛋液,而是一个罐装的或者桶装的液体。

这种人造鸡蛋还获得了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大力支持。人造鸡蛋的生产厂商Hampton Creek公司创办人乔希-泰特里克表示:“我们想摆脱动物下蛋的固有模式。食品工业正开始进入一个创新时代,尤其是和动物有关的食品工业。”可以看到,我们正在摆脱几千年来的食物生产模式,开始进入人造食物的时代。

另外,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成熟,现在又有人开始尝试3D打印食物。2014年年中,西班牙Natural Machines公司开始测试打印食物的3D打印机,并准备迅速上市。很快,这款食物打印机就在美国正式发布上市,售价835英镑(约合人民币8000多元)。Natural Machines联合创始人库克斯玛表示,Foodini 3D食物打印机将颠覆传统的烹饪方式,就像微波炉出现时那样掀起一场厨房革命。虽然价格不菲,但目前已有超过30个国家的客户对这个机器感兴趣。而且,除了普通消费者,就连米其林星级厨师也准备要入手。

很显然,我们未来的食物无论从形态、生产过程还是制作方式上,可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这种变化都会发生,因为科技的发展会在每一个细微之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包括食物。

原生态、转基因及高科技种植

太空食物只是在特殊条件下才会吃到的东西;人造食物是为了解决饥饿而生产出来的;而3D打印食物则不过是一种烹饪方式而已,虽然看上去很高大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不需要特殊条件下的食物、日常烹饪已经满足需求的人来说,食物的来源以及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最关注的事情。因此,我们会花那么多的口舌去讨论转基因的安全性、有机农业的可靠性。

当前的社会普遍的观点认为,只有原生态的种植(也就是所谓有机农业)才是安全、健康的,所以很多粮食、蔬菜都标榜无化肥农药。可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在化肥农药被广泛应用之后才解决了普遍的饥饿问题,因为化肥解决了肥料问题而增加了粮食产量,农药则解决了病虫害问题,让粮食产量更稳定。

如果说人们对化肥农药的抵触情绪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对转基因的抵触情绪则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的潮流:如果你不反对转基因,就会被认为是不关心地球的冷漠的人。

在高涨的反对转基因呼声之外,科学界却在努力发展这项技术,因为这项技术不但能增加作物产量,更能抵御一些原来无法抵御的病虫害,且无需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现在也在支持转基因技术,甚至号召人们吃转基因粮食以证明无害。当然,转基因到底是否有害、有多大危害,目前尚无法证实。但可以预见的是,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除了生物技术,人们还在用其他方法提高作物的产量,比如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也许在不远的未来,农村的耕地不是粮食及其他农作物唯一的产地,城市也可以种粮食,甚至写字楼会和农场“和平相处”。

30年后,我们怎么吃?

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在吃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把健康看做饮食最重要的因素,而另一方面,却有人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取美味。比如前阵子美食家沈宏非在《罗辑思维》里面发起的品尝美食“秃黄油”的活动。秃黄油是一种古老的姑苏美食,配料是蟹黄和食用油,为了追求口味的正宗,沈宏非舍弃植物油,而改用猪油制作秃黄油。

那么未来呢?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科幻电影里面看到对于未来的种种幻想,很多都是基于半世纪以前人类进入太空时的衣食住行为蓝本的,比如以太空服为样式的服饰等。但后来我们发现,在真正的人类科技发展过程中,人们是排斥生硬的科幻审美的,而喜欢让一切回归自然。所以,未来的食物应该不会像最初的太空食物那样放到牙膏管里面。

味道、口感和健康应该是未来人们对食物选择的标准,而且这三个标准会逐步结合起来。因此,未来应该会出现一些像现在的人造鸡蛋那样的人造食物,但不会像现在的人造鸡蛋那样仅仅是提供必需的营养,而口感却像豆腐。当然,人造鸡蛋低胆固醇的健康优势会是未来人造食物的重要方向——也许未来制作秃黄油的时候,就可以用一种和猪油口感、味道完全相同但更加健康的人造油了。

至于30年后,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太空旅行,吃饭将变得奢侈——我们可能只汲取必须的营养,如果还有更深层的需求的话,也许只能用虚拟手段(比如刺激神经区域)来获取口感了,而美食的刺激也将变成纯粹的享受和游戏。如果人类的发展真的达到并超越了奇点而被从根本上改造,那么,人就变成了纯粹的数字化存在,一切都会变成虚拟的信息,希望吃到什么样的味道,只需要虚拟出一个程序就行了,具体可以参考《黑客帝国》里面叛徒赛弗吃牛排的场景。

链接

3D食物是怎么被打印出来的

3D打印肉是用大豆、豌豆蛋白以及苋菜红制造肉类替代品模仿成肉类特有的纤维结构,甚至连营养成分都几乎相同。Modern Meadow的实验室是在“养”牛肉。在他们看来,一个能造出器官组织的3D打印机就有可能造出跟牛排高度相似的模仿品。

在 Modern Meadow的实验室中,一台桌面打印机大小的3D打印机正在安静地工作,从喷嘴喷出一股股浅黄色胶状的细线。机器先打印了一系列彼此平行的细线,间距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宽度;打印下一层的时候,细线与上一层互相垂直,如此在培养皿中构建了一个立体网状结构。跟Beyond Meat轰鸣的车间相比,这里只有电机的呼呼声,也没什么气味,一次打印完成后,产品看上去就像是一大块创可贴。喷嘴中的细线是一个个细胞,在此之前,7亿个牛肉细胞大约要花上两周,在衣橱大小、充满营养液的培养箱中生长。这些细胞被离心并收集起来之后,看上去就像是蜂蜜那样黏稠的一大团。而打印完毕的结构会被送回培养箱,随着细胞间质的生长,天然的胶原蛋白填满了细胞之间的空隙,最终,“养”成了一块完整的肌肉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城玩家网 ( 晋ICP备12002025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511号   

GMT+8, 2024-12-4 01:53 , Processed in 0.1753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