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游戏等于杀戮模拟器
如果有人看到你在玩游戏,正好看到你开枪连杀数人,或者用刀捅死敌人,他们很自然单纯的想到这游戏就是个杀戮机器。殊不知,完成这些,玩家需要更多的是模式识别、瞬间思维、记忆、合作、竞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普遍被认为是积极的思维方式,被几个杀人动作一概抹去了。
杀戮只是游戏中障碍的表现形式而已,玩家要达到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虽然游戏会让人模拟谋杀,但则不是游戏目标,只是为了更大目标的步骤而已。完全为无聊杀戮而生的游戏太少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责怪这些人,比较他们只是游戏的门外汉而已。我们需要做的是当这些情况出现时,我们必须解释清楚。
5.游戏会导致玩家行为异常
20年前,当《毁灭战士》、《真人快打》出现的时候,游戏就被指会改变年轻人的思维。二十年过去了,这些争论还没停止。更有相关研究表明,玩游戏会增强孩子的侵略性。总之,每一次专家都试图归罪于游戏,认为是它在迫害我们的青少年。
这些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对这种新兴的娱乐形式反应过度了,老一代对新一代的事物总会害怕,其中就包括害怕改变固有道德观念和法律。其实,年轻人在承载阶段多少都会有些不正常,经历过青春期的人都知道,妄加猜测是毫无根据的。
4.游戏没有丝毫教育意义
不知道有多少人认为游戏是无脑的娱乐,没有什么教育价值。其实许多游戏确实没什么纯教育意义,但不代表没有游戏在做这样的努力。《刺客信条》系列虽不是完全真实的历史,但能让玩家体验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甚至进行互动。这样一来,很多玩家就会想去深入了解那段时期的具体情况。甚至有历史老师推荐学生玩《刺客信条3》,以激起他们对美国独立战争史学习的欲望。
撇开历史不谈,游戏教育人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比如教会孩子学习、学会观察、学会识别技能,这些都是学校里没有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有技巧的实现目标,这些方面来看完胜传统教育。
3.游戏让玩家对暴力麻木
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一个孩子在《战争机器》里锯了许多人,那他在现实中就不会对锯人有任何反感,反而会认为是正常的。
但是,暴力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经历的一部分。任何形式的娱乐都有暴力成分,从书籍到说唱。甚至迪斯尼的电影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暴力场景,但是故事线也是不那么简单的。游戏中这样的情况可能比较集中,但毕竟是虚拟的。尽管现在游戏都在追求画质,但在这么真实,也和打在真人身上是两回事。游戏永远不是真实生活,只是和书籍、音乐、电影一样的一种娱乐形式而已。
2.游戏没有艺术价值
游戏是不是艺术品,对游戏玩家来说自然是没悬念的答案。但是对其他人来说,这个问题又怎么样呢?
反对者认为,一旦玩家接触到了游戏,赋予了自己的体验,那游戏就和制作者没有任何关系了,制作者也不能表现他的创意。但游戏玩家显然不这样认为,游戏从头到脚都是被设计师设计好的,能去哪里,能做什么,都在设计的程序内,你不能超越游戏本身的存在。
这个问题应该还会一直辩论下去,但至少每个游戏都有成为艺术品的潜力。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技术水平和艺术家的能力通过观众的视线表现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1.游戏只是无聊的浪费时间
这个终极论调从游戏诞生之日起就萦绕不止了。如果你是80后或者90后,你不知道和父母为这个问题争执过有多少回了。如今,不管时代怎么变化,这个问题依旧存在。他们认为,玩游戏的时间完全可以花到其他地方。
事实呢?游戏是浪费时间,但如果在其他任何事上花多了时间,不也是浪费吗?游戏也可以是一种激情和创意的来源。让玩家激发制作游戏的兴趣,或者产生创意。另外还能在不自觉中学到很多东西。毕竟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而已。
一竿子把游戏行业都贬成没价值的东西是不对的。一旦你对东西产生了激情,就算是花时间在游戏上,也不是算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