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龙城玩家网论坛-户外求生-文玩鉴赏-太原论坛-山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钓鱼技法] 【江河钓鱼技巧】传统钓钓鲫鱼提竿多为空竿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22:0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漂坠配比不当

  鲫鱼属底层鱼,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应当进行底钓。若漂大坠轻,钩饵只能悬于某一水层,不但钓鲫无望,还会遭致小杂鱼凶猛闹钩,坠使浮漂上下抖动频繁,时而还会出现类似鲫鱼咬钩的假漂相。相反若漂小坠重,坠子躺卧水底,即使是鲫鱼咬钩,反映在漂相上,要比漂坠配比灵敏的漂相略有滞后。因此,在上述两种情形下提竿,无疑会出现过多的空竿。对策:应使用1.5号强力细尼龙线,丸8号小钩、轻坠、细尾小漂组成钓组。在出钓前,用水桶盛水调漂,通过增减铅坠重量,达到空钩(单钩)轻触水底,坠垂直悬于水中,浮漂尖端与水面平齐的要求。在实施垂钓中,根据个人爱好,浮漂可钓1~3目,只要按正确要领提竿,空竿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二、提竿时机不对

  一般在下列情形下,可视为提竿时机不对;浮漂正在上送过程中;等待浮漂上送至横卧时;浮漂上送下沉起伏动作大,基本上可以判断系小杂鱼闹钩时。在上述“时机”提竿,偶而也会上鱼,但绝大数是空竿。对策:可用“停”、“沉”、“横”三个字概括。“停”:鲫鱼咬钩多半为送漂,当浮漂上送至停顿时(鱼已将钩饵“吞牢”),应立即提竿。“沉”:当浮漂规范地上下点动几下,随即缓慢地沉入水中时,应立即提竿。“横”:将钩饵投入钓点,在下沉过程中,突然停止下沉,浮漂横卧水面不动,或慢速、快速移动,可能是鲫鱼或其他鱼中途接饵,也应立即提竿。

  三、挂钩面饵过大

  鲫鱼尤其是小鲫,虽然嘴小,但却很贪食。对那又香又甜的面饵,它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由于饵大嘴小,难以吸食,只好衔着饵的某一部位送漂或沉漂,提竿必空。对策:一次取黄豆大小的面坨挂入钩尖(不要露出钩尖),垂钓中,只要按正确要领提竿,不仅会减少空竿现象,还能达到大、小鱼兼收的功效。

  四、挂钩面饵过硬

  面饵的弱点之一,就是对钩的穿透性较差,如面饵过硬,钩的穿透性就会更差,即使鱼已将钩饵吸入口腔,提竿时,钩饵会迅速从其口腔中滑脱出来,这样能不出现空竿吗?对策:用面料做钓饵时,应将配制的面团反复搓揉,使其弹性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其软硬程度好比人的耳垂一样柔软。

  五、挂钩蚯蚓过粗

  挂钩蚯蚓太粗,鲫鱼一般很难吸食进口腔,如同使用面饵过大的道理一样,它只能衔饵的某一部位很规范地送漂或沉漂,提竿时一样会出现空竿。对策:

  ①出钓时要备足大、中、小各种尺寸的蚯蚓,便于因鱼施饵。

  ②要摸清钓场的鱼情,根据鱼的大小确定用饵量。如大鱼多时,应相对用粗一些的蚯蚓挂钩;如小鱼多时,应用细红蚯蚓挂钩。

  ③在去情况不明的新钓场垂钓时,坚持使用小红蚯蚓挂钩利多弊少。

  六、挂钩蚯蚓过长

  使用长段或整条活蚯蚓挂钩,钩体两端各留出一截(1~2厘米),这样挂钩目标大,加之在钩体外蚓的蠕动,对诱鱼吞饵效果明显。这种挂钩法,对在养殖鱼池垂钓比较合适,但是,在小杂鱼多、小鲫鱼多、“滑”鲫多的野钓中,上述挂钩就很难奏效。当在钩体外的蚓体,不仅会遭到小杂鱼的“哄抢”,还会被“滑”鲫、小鲫偷摘或用嘴叼着送漂,空竿现象接连不断。对策:应使用粗细适宜的红蚯蚓,钩尖从其一端穿入,将整个钩体包住,再从钩尖外将多余的蚓体掐断,保持钩尖不外露为原则。

  七、提竿用力过猛

  鲫鱼的嘴唇具有薄、脆的生理特征,因此,提竿用力过猛,很容易将其嘴唇拉豁,造成脱钩跑鱼。对策:持竿手手腕用适当的“爆发力”向上抖竿,使钩将鱼嘴刺牢,随即绷紧钓线,有节奏地将鱼牵领到岸边起鱼。

  八、风线过于松弛

风线在水面上过于松弛,直接影响提竿时竿、线、钩的联动速度,就很难抓住那“一瞬”的时机,这是造成鱼吐钩、脱钩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策:不论是使用长钓线(齐竿线)、中长钓线(占竿长70%),还是使用短钓线(占竿长50%),在垂钓中,均要通过调整持竿的高度,始终要保持风线在水面上基本牵直,坚持按正确要领提竿,就会避免人为的空竿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城玩家网 ( 晋ICP备12002025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511号   

GMT+8, 2024-11-22 05:58 , Processed in 0.1567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