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解放军陆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编制、武器装备、训练演习、后勤保障、战术战法,都有巨大改进。十八大三中全会强调的“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可不是一句空话,军队正在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其中远程火箭炮是解放军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军队并没有装备在历年珠海航展上大出风头的十几种WS系列火箭。现役远程火箭炮只有一个型号——PHL-03式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又称“70公里”火箭炮,原型炮是原苏联的9K58龙卷风火箭炮。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军对这种火箭炮做了测试,认为70公里的最大射程很符合集团军未来火力要求,而且齐射时间短,能快速撤离阵地,战场生存能力强。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火箭武器系统,于是在90年代初有选择的引进了9К58龙卷风的部分技术,例如发射系统、弹道控制系统、火箭弹、多种战斗部等等,再结合自身科研的努力,于本世纪初推出了自行研制并用于装备解放军的多管火箭炮系统,即PHL-03式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军方内部通常称呼是“300远火”。配备弹药也由当初的70公里多用途火箭,发展到末敏弹、巡飞弹、远程弹等五种弹药,其中远程弹,曾有解放军报报道新型远程火箭炮试验最大射程增加一倍的官方报道,所以推测射程为150公里(2012年解放军报报道——科罗廖夫注)。 根据几年来《军力平衡报告》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建设了多个远程火箭炮兵旅,有大约17个远程火箭炮营,现役的远程火箭炮数量,多达二百余门,数量仅次于美国陆军,排名世界第二。
很多读者因此会问,既然中国军费开支增速很快,还有巨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为什么不多装备一些远程火箭炮呢。这个跟造价有很大关系,远程火箭是一个吞金兽不论是采购造价,还是使用费用,都极其高昂。让我们具体看看远程火箭炮究竟贵到什么程度。 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从俄罗斯引进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技术时,俄罗斯卖给中国军队的样品弹价格约14万美元一枚,那时候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大约1美元兑换9元人民币,后期虽有降价,但折合人民币不会低于100万元一枚。这还是普通的配备双用途子母弹战斗部的价格,如果是巡飞弹或末敏弹等特种弹药,价格还要翻几番。 日前,解放军报登载了一则新闻,文中描述某弹药基地仓库起运的新型弹药,该弹药的储存运输箱每箱长7米、重量2吨、价值150万元。查遍陆军现役弹药,符合此描述的只有300毫米火箭炮。国产和俄罗斯生产的300毫米远程火箭炮的70公里9М55К 火箭弹,弹长7.3米,全备弹重量840公斤,每个包装箱容纳2枚火箭弹,火箭弹+包装储运箱重量正好2吨。那么可以确认,国产300毫米远程火箭弹的单价为75万元。 这样计算,一门12管的300毫米远程火箭炮一次齐射,将耗资900万元人民币,这相当于33辆2015款 的奔驰 C 200L 运动型轿车被射了出去; 一个4门制火箭炮连齐射,耗资3600万元; 一个12门制的火箭炮营齐射,耗资1.08亿人民币。 这里仅仅是弹药费用,还不算使用远程火箭炮时需要动用的测量、气象、雷达、侦察无人机等配套体系的使用费用。所以解放军通常将远程火箭炮定义为战役级武器,由方面军或集团军首长直接掌握,用于战役的首次火力突击。 打仗就是烧钱,此话一点不假。 以后大家,千万不要有国产新型武器一定物美价廉的误区。 中国军工以PHL-03式此技术为基础,又陆续推出好多种略有差别的300毫米火箭炮,大多为出口型。如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研制的A-100和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AR-2远程火箭炮。在阿布扎比武器展上首次露面的AR-2B,采用了两个星形布置的5联装模块式方案,说明中国军队对龙卷风火箭炮长达20分钟的再装填时间严重不满,对武器系统的模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军未来的重型火箭炮,必然以类似于美制M270那样模块化整体装填的形式出现。新型300毫米火箭炮的发展方向是减重和减少发射间隔时间,而对于射程则不作更多要求。例如采用两个4发模块,可以PHL-03减重6~8吨,再装填时间可缩短为4~5分钟,由此可使新型火箭炮的火力密度大幅增加。 远程火箭炮的使用并不便宜,精度成为经济性效费比的制约,只有在有效射程内接近常规身管火炮的精度,才能在实际使用中把耗弹量控制在比较理想的范围内。如果只强调射程而忽视精度,那么远程火箭炮的使用费用会大大超过常规地对地弹道导弹。 国产的展会明星武器,如“卫士”-1(WS-1)和”卫士”-2(WS-2)火箭炮,尽管射程如厂家所宣传的从早期WS-1和WS-2型的180公里和200公里直到WS-2D的380公里,但多年来没有一门得到人民解放军的采购,最主要原因就是其超远的射程,使得整个武器系统极其不经济,只有钱少没见识,或者钱多人傻的国家才会购买,譬如泰国、土耳其和中东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