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以其典雅的气质和神秘感,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今随着开采量的增加,绿松石也日渐减少,所以绿松石的价值未来还有更高的提升空间。
尽管绿松石的涨幅不如其他宝石那般疯狂,但近几年的涨势已经非常可观了,特别是一些精品绿松石已经价比黄金了,而“顶级蓝松”价格早已超过了黄金价格。据杰作观察,原矿松石稍微瓷度好点的就已经400每克以上,更不说高兰绿无杂色的,精品每克已破千元大关。 随着人们对时尚的美感的追求,对于绿松石这个时尚宠儿从消费热点来看,将会是人们首饰消费品的重中之重,能够成为消费市场上主流的宝石之一也是无可厚非的。绿松石有着很好的收藏投资前景,所以它是人们值得收藏的潜力股。
近年来喜欢绿松石的人不断增加,喜欢绿松石的人都知道,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绿松石都是经过优化处理的,让很多喜欢天然绿松石的爱好者非常头疼,那为什么大部分绿松石都要经过优化处理呢? 说起来绿松石是一种特殊的矿物,由于所含元素复杂,所以不同产地的绿松石质地、硬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且颜色多样,由于绿松石多杂质、性脆。品质优良的绿松产量非常少,所以很多商家为了把低品质的绿松石提升起来,就通过采用各种人工的手段提高绿松石的韧性和成品率。 绿松石浸胶
绿松石浸胶是比较常见的绿松石处理方法,绿松石浸胶是在常温、常压中将天然绿松石原石透明无色的胶水里浸泡一下,提高表层的硬度,避免加工时原料破碎,经过浸胶优化处理过的绿松石品质仍属于上乘品质的天然绿松石。
绿松石灌胶(注胶)
“绿松石灌胶”处理就是绿松石注胶,是指对一些硬度偏低,质地稀松的劣质绿松石在高压下进行优化处理。“浸胶”和“灌胶”均需在天然绿松石原料加工前进行处理,以提高成品率和货质。灌胶处理的同时一般还会将其进行染色处理,以改善色度,提高货值。优质绿松石原料已经十分匮乏,目前新开采出来的绿松石往往质地疏松,因此从矿山上取出原料后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注胶。为了加快速度和增加注胶的量,往往采用注胶的方法,将树脂注入质量差的绿松石内,可提高绿松石的强度。
绿松石打蜡(上蜡)
绿松石上蜡——绿松石上腊可以弥补表面的孔洞填缝并保持原色。 可以预防汗浸,以及化妆品的污染,防止绿松石脱水失色。 为了改善一些品质较差的天然绿松石的外观、颜色,提高耐久度和使之易打磨抛光而不易破碎,通常采用过蜡;浸胶;灌胶等方法来改质天然绿松石。这种做法是全球珠宝界,绿松石协会是认可的,毕竟优质的绿松石太少了。 说实话经过资料查询,近两年才兴起原矿,那原来的就完全成了假货,松石会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所以希望大家重新认识绿松石,不管原矿和优化,都有他魅力的一面。
绿松石的好坏主要是根据他的质地、颜色、体积、净度等几方面来看的,所以选购绿松石时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比较考虑,从而购买到优质心仪的绿松石。 首先绿松石的颜色有许多种,从蓝——绿——白,不一而足,但是上乘的绿松石颜色是纯净均匀、光泽温和的深蓝色或蓝色且呈微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感、不含褐色铁线的绿松石质地最好;然后是质地,硬度高,质地细腻的绿松石产量非常少,价值也很高,其中色泽鲜亮如瓷器的磁松石,质地也较好,价格较高。因此人们依据影响绿松石品质的主要因素将绿松石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一等品绿松石呈淡天蓝色,颜色柔和而均匀,没有黑色白色的杂质和斑点。 二等品绿松石颜色稍差,一些没有一等品纯正,透明度也要差一些,有少许杂质,光泽不够强,结构呈斑点状。 三等品绿松石颜色、质地、透明度和光泽都明显比前面两个等级差,而且通常都是从一二等级中挑剩的。 四等品绿松石颜色比较浅,缺陷瑕疵也比较多,在价值上从任何方面都比不上三等品,价值非常小。 所以在挑选松石产品时,记住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观颜色,天然绿松石的颜色一般呈天蓝、浅蓝等,最好的颜色是纯正的天蓝色,如果是挑选手链项链等饰品,要记住不要有色差,保持色调一致。 第二步看品质,绿松石品种较多,品质跨度也大,目前品级最好的要属瓷松,但是达到瓷松级的绿松石非常少,所以价值比较高。 第三步鉴真假,目前市面上很多绿松石都经过优化和处理,虽然品相很好,但是其价值远不及天然绿松石,因此要注意鉴别。 (假绿松石,铁线呆板均匀无粗细变化) 绿松石资源越来越稀缺,各种仿冒品也越来越猖狂,对很多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造成很大的困扰,那么市面上最常见的人造绿松石有哪些呢?我们该如何鉴别呢?
首先是染色和充胶的绿松石,这种绿松石通常颜色比较鲜艳,且颜色较为均一,这类绿松石除了比较美观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宝石价值。 其次是在天然绿松石基础上经过灌胶的优化绿松石,这种经过优化处理的绿松石颜色更加明艳,但是由于这种灌胶绿松石大多原料品质低劣,所以其特点就是表面所呈光泽比较油腻晦涩。 然后是用其他物质合成的假冒绿松石,其中菱镁矿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由于外观比较相似,所以一般的消费者不易鉴别,这种假冒绿松石的特点是呈蜡光,光泽油腻且干涩,不自然。 假松石首饰 对于假松石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对于染色松石,稍微多接触一些实物就能分辨出来,但对于注胶等手段,肉眼比较难区别,一般建议到专业鉴定机构去出具有效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