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龙城玩家网论坛-户外求生-文玩鉴赏-太原论坛-山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为什么会挖鼻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挖鼻孔看起来有点恶心又不卫生,就算大部分人都做过这件事,也很少会承认——更不用说其实很多人都曾经把鼻屎放入嘴里尝尝。曾经疯传“挖鼻孔让你变聪明”、“吃鼻屎可以增加抵抗力”说法,其源头其实是生物化学教授Scott Napper提出的个人观点,而这些并没有获得研究证实,教授抛出的想法则更倾向让学童集思广益设计实验。那么究竟我们为什么会想要挖鼻孔呢?


喜欢挖鼻孔甚至有个专属的医学名词:rhinotillexomania(挖鼻癖)。最早对于挖鼻孔现象的系统性科学研究来自1995年美国麦迪逊两位精神疾病学者Thompson及Jefferson。他们当时以信件问卷调查访问1000名威斯康辛州戴恩县的成人,获得254份回覆,其中高达91%的人坦承他们有挖鼻孔的习惯,甚至有1.2%受访者承认他们一个小时至少挖一次鼻孔。其中两个选项显示了他们探索自己鼻洞的行为或多或少有干扰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两位民众表示他们因为过度挖鼻孔而导致分隔左右鼻孔的隔膜破了个洞。

当然,这则实验的设计并不严谨:仅有四分之一受访者有所回应,这可能是他们本身就有这个癖好,更倾向回复调查,我们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却都同样都有这个行为的原因。

五年后,印度班加罗尔精神健康和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所的Chittaranjan Andrade和BS Srihari更进一步研究挖鼻孔行为。他们推论小孩和青少年和成人相比,更可能有挖鼻孔的行为。于是,他们从4所不同贫富阶层的学校中随机抽出200名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不论贫富阶层高低,绝大部分的孩子们都承认平常有挖鼻孔习惯,而且平均一天4次,其中有7.6%的青少年每天挖鼻孔多于20次,有将近20%的参与者觉得他们自己有“严重的挖鼻行为”。他们大部分都觉得挖鼻孔就是为了止痒或是除去鼻孔内的脏东西,但是有24位小朋友(也就是12%的人)坦承说,他们挖鼻孔是因为“很爽”。

而且不只是手指头,总计13名学生表示他们用“镊子”、9名学生则会使用“铅笔”来挖鼻孔;更有9位小朋友很有勇气的承认他们觉得“鼻屎很好吃”,犹如鼻孔探索活动中获得的宝藏。

不分家庭贫富之差的结果看起来,挖鼻孔反而让人们更“团结”。不过这里有一点小小的男女之别:男生之于女生更倾向有这个行为。根据统计,男孩们通常比较会有一些小的“坏习惯”,像是喜欢咬指甲(onychophagia) 或是拔毛发(trichotillomania)。


路飞跟艾斯挖鼻表示……

挖鼻孔这个习惯其实并不是那么“无伤大雅”,有一些极端的挖鼻习惯可能导致颜面伤残:过去有纪录指出一位53岁的女士因为长期地挖着她的鼻子,导致鼻中隔穿孔--那可是扎扎实实地在她的鼻窦中间穿了个洞(听起来就很痛)。

还有位29岁的先生他拥有综合拔毛癖(trichotillomania)及挖鼻癖(rhinotillexomania)的习惯,让他的医生不得不为之创造新的医学名词:拔鼻毛癖(rhinotrichotillomania)。他强迫般地拔鼻毛行为越来越严重时,使得他的鼻子开始发炎。为了治疗发炎症状,他开始施用会让鼻子看起来紫紫的药剂;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些紫色的斑污让他看不见自己他露出的鼻毛,反而使他不会有想要拔除鼻毛的冲动,令他比以往更自在。成功治愈他的医生描述这位患者的强迫性行为,是一种身体畸形恐惧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患者容易放大一些身体小缺陷,甚至妄想其自身严重残缺),或被认作强迫性冲动谱系障碍( obsessive compulsive spectrum disorder)。

有趣的是,咬甲癖和拔毛癖的行为都被认作是不特定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然而挖鼻癖并不是--前面研究资料已显示「青少年挖鼻孔现象十分普遍」,所以我们可以因为这并不是病态行为而稍微松一口气。

可惜的是这不表示这个习惯全然地安全。在2006年的调查里,一群荷兰的研究人员发现挖鼻孔有助于细菌自鼻孔入侵身体。他们发现在耳鼻喉科诊所里挖鼻孔的人,比起没有挖鼻孔的人更容易在就诊过程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根据健康的自愿参与者,他们也找到了一些相似的结果:研究参与者自我记录的挖鼻频率,和他们鼻病史中鼻内是否藏有邪恶的细菌人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都呈现正相关性。


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图片来源:Bacteria in Photos

所以,综合上述情况和被人侧目的风险,为什么我们仍然会想要挖鼻孔呢?这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也许就像是咬甲癖一样,我们可以借由这一行为获得把事物“整理干净”的小小满足感,而且鼻子就在十分容易得手之处——换句话说,我们挖鼻子也许是因为“它就在那里”。好吧,又或者仅仅是因为我们很懒惰:相较于一盒卫生纸,手指头在你鼻子的非常时期并不容易短缺。

关于挖鼻的野史、美术音乐作品等等,更有作者胡弹教授强调挖鼻之乐远胜鱼水之欢,并将之集结成著:《挖鼻史》。很高兴知道仍有人持续地在关心我们生活之间的行为,2001年那两位印度研究员Andrade和Srihari因为归结出青少年普遍的挖鼻孔现象,而获得了当次的“搞笑诺贝尔奖”——该奖项颁发给所有会让你先大笑而后思考的执着研究。在颁奖典礼上,Andrade提到说:“有些人对挖鼻孔这事儿嗤之以鼻,我则把他们的小癖好当研究来看待。”("some people poke their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 I made it my business to poke my business into other people's nos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城玩家网 ( 晋ICP备12002025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511号   

GMT+8, 2024-11-27 13:46 , Processed in 0.1689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